库斯图里卡的神作《地下》观后感【精彩3篇】

库斯图里卡的神作《地下》观后感 篇一

《地下》是库斯图里卡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观看完《地下》后,我深受震撼和思考。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主人公所引起的内心冲突所震撼。小说通过两个部分的设置,第一部分描写了主人公作为一个地下人的生活,第二部分则是主人公在地下室中的回忆和思考。主人公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对自己的自卑感、愤怒、孤独感和对他人的厌恶形成了矛盾的心理状态。他在地下室中看似自由,但实际上却陷入了自己的思维漩涡之中。这种内心的冲突让我感到震撼,也让我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内心挣扎。

其次,小说中对社会虚伪的揭示让我深感思考。主人公对于社会的虚伪和自己的无力感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对社会的反叛和对他人的轻蔑让我深思社会道德和伦理的真实性。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思考,揭示了社会面具下的虚伪和人们对真实的逃避。这让我反思社会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否真实存在,以及我们是否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社会。

最后,小说中的叙事方式和语言运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库斯图里卡通过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将读者引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我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思考和情感。另外,他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语言的运用也让我深深地被吸引。作者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使小说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他对语言的运用也充满了哲学性和文学性,让我对作品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共鸣。

总之,《地下》是一部让人深受震撼和思考的小说。它通过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让我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优秀的语言运用也让我对库斯图里卡的文学才华赞叹不已。这部作品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文学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

库斯图里卡的神作《地下》观后感 篇三

库斯图里卡的神作《地下》观后感

  导语:愿世界和平,愿历史上的一切噩梦都不再发生。



  老实说,那些什么好莱坞那种特效大制作的史诗片我已经有些厌倦了。但是最近翻看了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地下》,这样一部别具一格的史诗片仍然能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生得太晚,都没有看过南斯拉夫的老电影。前几天听我的室友说他看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顿时对他肃然起敬。相信我们的父母那一代对南斯拉夫电影有完全不同的印象,因为南斯拉夫电影和印度电影、阿尔巴尼亚电影一样,是他们年轻时记忆的重要部分。曾几何时,南斯拉夫这个国家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兄弟,像我们中国一样也同时与美国和苏联交恶。以至于当1998年科索沃战事爆发时,我们很多中国人还是站在社会主义兄弟的立场上为南联盟打抱不平,浑然不觉这个国家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南斯拉夫王国到铁托的南联邦,到米洛舍维奇的南联盟和众多前加盟共和国,再到今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经历的大变革、大动荡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因此,当《地下》的开头打出“从前,曾有一个国家叫南斯拉夫”这样一段字幕时,我们可以想象,库斯图里卡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去拍摄这样一部浓缩祖国历史的电影。

  今天南斯拉夫电影人的创作风格跟记忆中的那些老电影已经迥然不同。《地下》这部影片荒诞的情节和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可能会让观众迷惑。我刚开始看这部片子时,就不断地问自己: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然而,看完之后我不再怀疑。影片的许多细节都让我会心地一笑,让我觉得那就是曾经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因此,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本身就是这样荒诞的。艺术家只不过是揭示出了我们早已看惯的荒谬而已。现代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就在于此吧,既然艺术的使命已不再是简单而准确地描摹现实。

  库斯图里卡用这样荒诞不经的形式展现祖国的历史,是需要勇气的。我想正是年轻时对祖国的记忆和多年流浪国外的经历让他不断思考,使他对祖国的感情变得深沉。于是,有米洛舍维奇治下的民族主义的南联盟人士跳出来,指责他把当年铁托手下的革命者丑化成小偷和骗子,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生活在一种框架中的人很难跳出去想问题,所以不管历史还是现实在他们那里都已经经过过滤和变形。当没有过滤加工的更接近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时,他们往往难以接受。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生活在这样一种框架中,相信着一些类似于“战争还没有结束”这样的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是生活在地下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地下》里面那种荒诞的'地下生活时,应该想一想,那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地下》的后半部分有一个细节:当库多那个在地下出生的儿子走出地下看到太阳和月亮(他不能辨认这两者)之后,感到沮丧和恐惧,他对父亲说:“我们能回到地下吗?”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走出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框架,看到更接近真实的世界,我们会恐惧吗?我们会希望重新回到那个暗无天日的地下吗?近些日子的观察,越来越让我倾向于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

  对于这样一部内涵丰富的电影,我无力作出更多的评论,只能再讲一处印象深刻的细节,那就是库多和他的儿子从地下来到地上,看到正在拍摄关于他自己的电影那场戏。我们通常把关于电影的电影叫做“元电影”。《地下》里面也出现了拍电影的场面,它在某种程度上应该也可以叫做元电影。上面提到的这个情节让我想到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开罗紫玫瑰》里的男主角是从电影里来到现实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地下》的库多在地上的人们眼里是已经牺牲的英雄,也是电影里的角色

;他一直生活在地下的“战争状态”,跟正在拍摄的电影背景也正好一致;当他从地下来到地上时,也是从电影里来到现实中。地下和地上的冲突,加上戏里和戏外的冲突,最终产生了库多杀死一名扮演德军军官的演员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结局。这个细节设计得充满张力,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让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现实,思索现实和荒诞的电影情节的相似性。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我们中国也是一个在近代苦难深重的国家,我们也有抗击侵略的历史,也曾经在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徘徊。我们能够出现像《地下》这样深沉地思考民族历史的作品吗?当然,我们中国人含蓄的文化性格不利于这种狂放不羁的作品的产生。但是抛开这个不讲,单说我们有勇气用这样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历史吗?我不得不遗憾地回答:恐怕没有。因为我们仍然沉浸在往昔的辉煌和挫折中,自卑和自负两种矛盾的情感仍然占据着我们的心灵。

  《地下》的前半部分关于二战有这样两段字幕:“1941年,德军对这个城市进行了轰炸,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1944年,盟军对这个城市进行了轰炸,比三年前德军的轰炸更加猛烈。”在《地下》问世三年之后的1998年,北约军队对南联盟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了轰炸,理由是“为了结束在科索沃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而米洛舍维奇的南联盟军队则是对科索沃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和炮击,理由是“清除混在群众中的分裂武装”。对历史的一次次重演,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祝福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家和它的人民。

  同时,也祝福我那同样饱经沧桑的祖国和人民,愿历史上的一切噩梦都不再发生。

相关文章

八一建军节观后感心得体会(实用6篇)

2022八一建军节观后感心得体会有哪些?回忆八一建军节的风雨历程,于硝烟弥漫中,于惊涛拍岸中,于骄傲感动中,我们的思绪不禁凝聚在一种精神上——“军魂”。一起来看看2022八一建军节观后感心得体会,欢迎...
观后感2017-07-05
八一建军节观后感心得体会(实用6篇)

观看秋季开学第一课有感500字范文【精选3篇】

伴随着开学季,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也成为了全国中小学生课下的“开学第一课”,那么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观看秋季开学第一课有感500字范文12篇,希望对...
观后感2017-05-06
观看秋季开学第一课有感500字范文【精选3篇】

爱德华大夫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优秀6篇)

《爱德华医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悬念大师希区克最伟大的作品,这部电影曾经获得当年奥斯卡的六项提名,成为人人津津乐道的心理学上的一部成功之作,成为娱乐界效仿的对象,成为不朽的作品,而最成功的还是电影本身...
观后感2014-01-08
爱德华大夫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优秀6篇)

马云励志演讲观后感(推荐6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云励志演讲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马云励志演讲观后感 篇1  ...
观后感2015-03-03
马云励志演讲观后感(推荐6篇)

观《人民的好儿女》有感【优选3篇】

近日,从电视台直播栏目中看到《人民的好儿女》中一些先进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观后感2017-06-09
观《人民的好儿女》有感【优选3篇】

舞蹈观后感(精选6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舞蹈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舞蹈观后感1歌声温婉响起,仿佛走进了蓝色的热带雨林...
观后感2019-02-02
舞蹈观后感(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