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优选3篇】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 篇一

《朗读者》是一档以朗读为主题的文化节目,它通过明星嘉宾的真情朗读,让观众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第二期的《朗读者》更加深入人心,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本期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吴秀波朗读《怒江之战》。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英勇奋斗的故事,令人感动。吴秀波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坚毅。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将战场上的荣誉和牺牲诠释得淋漓尽致。他的朗读无需华丽的修饰,却让人心潮澎湃。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思考了战争的意义和代价。战争是一场无情的杀戮,但也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这篇文章用朴实的文字,描绘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吴秀波的朗读,我还被范冰冰朗读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深深触动。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通过范冰冰的朗读,我对时间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范冰冰用温柔细腻的声音,让我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珍贵。她的朗读让我思考了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但如何利用好这24小时却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决策。范冰冰的朗读让我明白了时间的可贵,鼓励我珍惜时间,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第二期的《朗读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明星嘉宾的朗读,我不仅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还得到了一些启示。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用心去倾听,我们就能在朗读中找到心灵的共鸣,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 篇二

《朗读者》第二期是一档以朗读为主题的文化节目,通过明星嘉宾的朗读,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这期节目中,我被章子怡朗读的《杨洪基的烦恼》深深触动。

《杨洪基的烦恼》是一篇关于歌手杨洪基的故事,他在事业上遇到了困境,但通过坚持和努力,最终战胜了困难。章子怡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杨洪基的坚持和努力,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章子怡用激情洋溢的声音,将杨洪基的故事讲述得淋漓尽致。她的朗读不仅传递了文字的情感,还展示了她对杨洪基的敬佩和赞美。通过章子怡的朗读,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杨洪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除了章子怡的朗读,我还被黄磊朗读的《最后的晚餐》深深打动。这是一篇关于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文章,通过黄磊的朗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珍贵。黄磊用温情脉脉的声音,将父母对子女的爱表达得深入人心。他的朗读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点滴,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通过黄磊的朗读,我更加珍惜和感激父母的爱,也更加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第二期的《朗读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明星嘉宾的朗读,我不仅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还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朗读是一种真情的传递,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字的内涵。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用心去倾听,我们就能在朗读中找到心灵的共鸣,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 篇三

2017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

  导语:《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电视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朗读者》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CCTV朗读者观后感【1】

  目前我们天天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有文化吗?答曰,在纪实类、人文类、戏曲类、地理类、动物类的节目里多些,在虚构类的节目中少些,以纯娱乐为宗旨的综艺节目中则极其稀薄以至于无或负。例如照搬韩国模式的一个节目,男演员满世界地跑来跑去却不知在干吗,说探险却无险可探,多的是出乖露丑地恶搞,也没啥好笑。有的歌唱节目,歌手并不好好唱,摆出一副“老司机”的腔调欲盖弥彰地讲污段子。有的节目没什么内容,只见几个主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出洋相嘎讪胡自娱自

乐。

  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数量巨大投入不少,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根本不成比例,这可能也是电视依然在流失大量观众的原因之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使一些从业人员千方百计自以为是地迎合(实质是在误导)观众,并从娱乐至上走向娱乐至死。《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印刷术时代走向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这种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就是用印刷文化来救赎读图时代的图像文化,用精英文化来救赎已经普遍娱乐化的电视大众文化;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

  CCTV朗读者观后感【2】

  “朗读亭是我特别喜欢的设置。当初我们创意是希望能够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感情的一种手段。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我们有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正如最近爆红的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样,朗读亭是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将一段六十分钟的客厅文化转变为一场2017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它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杭州市民不顾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在朗读亭外排队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微信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浙江大学学生将队伍排成《朗读者》节目拼音缩写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CCTV朗读者观后感【3】

  不久前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见识了主持人董卿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而即将开播的一档阅读类节目《朗读者》,则会让观众进一步看到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首次担任制作人的董卿16日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朗读者》每期设置一个主题,由五六位嘉宾分别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朗读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负责串联。节目近几期主题为“遇见”“陪伴”“眼泪”“第一次”,嘉宾则包括杨利伟、刘震云、濮存昕、斯琴高娃、蒋雯丽、许渊冲、柳传志等,将于18日起每周六日在央视一套、三套晚间播出。

  董卿说,《朗读者》的朗读文字包罗万象,有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的自创情诗;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的个人感受。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将完成统一。”董卿说。

  她认为,文字的作用是准确地传递信息、传递情感,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文学本身就是对共通情感的精准描述。“《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据介绍,相比于文字,《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

  董卿说,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

  “柳传志是著名的企业家,但《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董卿说,“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要给女儿读的作品是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观众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脏。”

  首次作为制作人的董卿,谈及做《朗读者》的初衷时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但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朗读者》的诞生又成为一种必然。

  从《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传承者》《非常传奇》,严肃的文化类节目近年来不断走红荧屏。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说,董卿制作并主持的《朗读者》有着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意义,“《朗读者》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读虽然是一个现代的字眼,但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多是以读、说的形式进行传承的”。

  我爱苏东坡

  也爱杜甫陆游

  在阅读上,董卿深受父母影响。她的父母是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很早就让董卿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能只靠吃饭活着,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可以滋养。“最早也有被逼迫的成分,父母给我开书单,这个假期必须读完。但慢慢地习惯就养成了。”

  对外国文学,董卿特别偏爱俄罗斯作家,尤其是托尔斯泰。“我对俄罗斯的艺术是情有独钟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充满苦难的民族,对苦难的描绘总是深刻而厚重。”

  在马上要录制的新节目里,栏目组为一批从清华乃至哈佛回到农村寻找创业机会的年轻人,选了迟子建的读本《泥泞》。“那里面就写到了,俄罗斯文学有很多都在描写泥泞的道路。因为北方寒冷的天气,在冰雪融化之后,就是泥泞的。那种泥泞,它既是一种贫困的符号,但又是一种希望,因为冰雪已经融化了,跨过泥泞,你似乎就能迎来一个春天。”“我是这个节目的制作人,多多少少带了我个人的审美或是价值观在其中。”

  谈到古典诗词的影响,董卿特别提到《红楼梦》。“《红楼梦》里诗词挺美的,那时觉得读来就像黛玉读《西厢记》一样,唇齿留香。那里面的诗词比较多一些,伤感、儿女情长、伤春悲秋,这种情怀多一些,可能是那个年龄段喜欢的。”

  “我一直爱苏东坡,但随着年纪再长一些,也会爱杜甫,爱陆游,爱无奈过后的那种力量。”

  董卿说,阅读的乐趣就在于,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让你知道你的渺小,知道在历史长河中,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很多东西是不必在意的,它让我们能变得更聪明一点。

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精选5篇)

导语:在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去的人的事迹各有不同,但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动,是因为这里包含了责任、理想、大爱……以下是pincai.com小编整理的2017年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欢迎...
观后感2017-05-06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精选5篇)

红色电影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红色电影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现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看红色经典电影,那么看完之后的观后感如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色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观后感2018-03-04
红色电影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经典电影《猿族崛起》观后感【精简3篇】

只要是国外的科幻片,我一般都不会漏看,最近颇受好评的科幻大片《猿族崛起》,我自然也不会遗漏,看多了太多的科幻片,觉得此类片,不就是什么外星人高科技之类的东西,没有...
观后感2017-04-02
经典电影《猿族崛起》观后感【精简3篇】

《秘密花园》观后感(优质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秘密花园》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秘密花园》观后感 篇1 ...
观后感2018-05-01
《秘密花园》观后感(优质6篇)

你是我爱人的观后感【通用3篇】

很久都没有好电视剧了,前几天一个朋友让我推荐的时候我还说没好看的,但看了2集你是我爱人,我就推荐他看这部电视剧。 优点很明显,第一,写实感很强,虽然局限于舆论宣传的...
观后感2012-06-02
你是我爱人的观后感【通用3篇】

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观后感(优秀3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观后感,欢迎阅读! 昨晚睡觉前和今天一大早看了罗振宇元旦水立方...
观后感2012-04-06
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观后感(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