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实用6篇)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篇一

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一本思想精深的著作,读后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呈现,记录了王阳明与弟子们的讨论和心得体会。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理解到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及他对于人性、道德和修身的见解。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人的内心自觉和自省,他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具备了明理的本能。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在《传习录》中,王阳明通过对话的方式,向他的学生们传授了修身养性的方法。他认为要做到心无旁骛,要想办法排除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纯净。他还强调要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努力追求道德的完善。

我深受王阳明思想的启发,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反省自己的行为。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与自己进行对话和反思,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

王阳明的思想也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相处。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了善良的本性,只是在外界的影响下被扭曲了。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去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某种行为。通过理解和宽容,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

总的来说,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一本富有智慧和启发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自我认知和与他人相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相信,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创造出更美好的社会。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篇二

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迪的著作,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王阳明对于人性、道德和修身的思考和见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于自己的修身养性有了新的认识。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强调人的内心自觉和自省。他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具备了明理的本能,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在《传习录》中,王阳明通过对话的方式,向他的学生们传递了修身养性的方法。他强调要保持内心的纯净,要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己,努力追求道德的完善。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深受到了王阳明思想的启发。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反省自己的行为。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与自己进行对话和反思,我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我也发现,只有通过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我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王阳明的思想还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相处。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了善良的本性,只是在外界的影响下被扭曲了。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去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某种行为。通过理解和宽容,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对于自我认知和与他人相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相信,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创造出更美好的社会。我将继续努力,践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道德水平。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篇三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篇四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静坐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篇五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篇六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相关文章

《皮皮鲁传》300字读后感【精选3篇】

《皮皮鲁传》是著名作家郑渊洁的作品,里面塑造了一个叫皮皮鲁的男孩形象。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皮皮鲁传》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皮皮鲁传》读后感300字 《皮皮鲁传》是一...
读后感2018-07-01
《皮皮鲁传》300字读后感【精选3篇】

读《养花》有感(优质6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养花》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读《养花》有感1无聊的一天,我翻动...
读后感2019-04-02
读《养花》有感(优质6篇)

《光电帝国》读后感【最新3篇】

最近看了光电帝国,一部成书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描述在电气时代的三个伟大人物的发展历程以及互相斗争的故事。 可能在一般人看来,离我们那么遥远的过去,这样的故事是不是...
读后感2014-05-01
《光电帝国》读后感【最新3篇】

暴风雨所诞生的读后感【精选6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暴风雨所诞生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暴风雨所诞生的读后感1众所周知,《暴风雨所诞...
读后感2017-07-05
暴风雨所诞生的读后感【精选6篇】

共产主义经典《红色家书》读后感350字左右范文赏析【经典3篇】

《红色家书》是一部非常有中国革命特色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家书》读后感350字,希望你会喜欢! 《红色家书》读后感350字:人这一辈子 几日前,有幸得一好书《红...
读后感2014-04-09
共产主义经典《红色家书》读后感350字左右范文赏析【经典3篇】

《母亲的三个拥抱》读后感(精简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亲的三个拥抱》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这篇文章真非常感动那种,作者撷取生活中...
读后感2016-08-02
《母亲的三个拥抱》读后感(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