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与反三谈谈对教材和习题答案的一点论文(精简3篇)

篇一:举一与反三谈谈对教材和习题答案的一点论文

教材和习题答案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使用教材和习题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种现象,那就是举一与反三的问题。

所谓举一,指的是只看教材和习题答案中的一个例子或一种解法,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点或解题方法。这种观念是非常片面和肤浅的,因为教材和习题答案中的例子和解法只是一种典型的代表,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和所有的解法。如果只是局限于一个例子或一种解法,就会导致知识的片面和浅薄。

反三则是指对教材和习题答案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和内涵,才能真正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反三的过程虽然可能会比较艰难和繁琐,但却是提高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举一和反三是教材和习题答案中的两个极端,我们应该在使用教材和习题答案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和习题答案中的例子和解法,但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思考其中的原理和思路。其次,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习题答案中的内容,要积极思考和解决其他类似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达到举一与反三的平衡。首先,我们可以尝试自己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不看教材和习题答案,从而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们可以尝试寻找更多的例子和解法,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最后,我们可以和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来解决问题。

总之,举一与反三是我们在使用教材和习题答案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教材和习题答案中的例子和解法,又要注重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解题能力。

举一与反三谈谈对教材和习题答案的一点论文 篇三

举一与反三谈谈对教材和习题答案的一点论文

  我们常讲“举一反三”,总认为只是学生的事,殊不知,举一反三,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我们老师的事。举什么样的例子,才能与学生固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联想,才能实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反三”。“举一”是措施,“反三”是目的。“一”要是没有“举”好,“三”也就“反”不出来。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课文”就是老师所“举”的“例子”,就是那个“一”。既然它不过就是个例子,我们老师上课就不能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也没有必要把课文看得如何的神圣。课文只是个起点,它是课外语文学习的扩散点,是学生进行“反三”的桥梁。换句话来说,如果课本上的文章不能使用我们的学生“反三”,那它就不是好例子,我们就不能“举”它。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大一统教材,虽几经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汪莹所说,“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学习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人化、伟人化、男性化倾向”,“缺乏时代气息”。再加上语言习惯的差异,写作背景的复杂,学生就更有一种陌生感。如鲁迅先生的文章,文字艰涩,其中有很多浙江方言,叫学生们怎样去突破文字的栅栏,怎样去产生共鸣,怎样去生发联想呢。更何况鲁迅先生的文章思想深刻,岂是十几岁的孩子所能企及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自己编教材,选一些文质兼美又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岂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更容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不就事半功倍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坚守课本而不放呢?例如,前不久,报纸电视里掀起了关于设置“禁。讨区”的讨论,我就编选了《这也是一种施舍》、《高贵的施舍》、《搬砖》、《尊严》等一组关于乞丐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也引导他们如何去拓展阅读。结果学生写出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作文来

  现在提倡搞校本研究,编校本教材,目的就是要我们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高度尊重学生主体,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交际表达能力。现有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整合。既可以以主题为单元,如思乡、亲情、爱国立志;也可以以同一写作特点的文章组合为一单元,如对比,就可以把《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组合成一单元;如铺排,就可以把《白杨礼赞》、《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放在同一单元;又如语言“陌生化”这一特点,就可以把《夏日绝句》、《不

朽的失眠》、《阳光,也是一种语言》等编在一起。我们编选的教材,前提是我们自己要喜欢。只有老师喜欢,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才能感染学生。如果连老师自己都不喜欢的文章还要硬上,味同嚼蜡,不仅不能使学生受益,而且还会破坏学生对语文的兴致,甚至会使老师的热情减退,影响对教学的追求。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举一”,但“举一”的过程决非老师全包,也可以由学生来参与。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叫学生推荐他喜爱的文章,叫他谈谈推荐的理由,经老师同学认定后作为课文来上。我每周都要每个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这个推荐的过程,其实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他把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他要推荐一篇好文章,他至少得看三篇文章。由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美文这种做法,不仅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他们推荐的文章被选作教材的时候,他们那个高兴劲儿甭提有多高了。

  我们有些老师喜欢夸夸其谈,整节课都在那里讲啊讲,没有留时间给学生“反三”,这实在是一种浪费。正如一出戏,老是只停留在开头,是没有什么味的。真正的好戏是要学生来唱的。“反三”才是戏眼,才是高潮。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通过交流、讨论甚至辩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或由此生出联想、比较,这就表示学生有所得。学生有所得,就是老师有所得。

  既然“举一”可以“反三”,那么答案就可能不止一个。我认为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样性的,答案是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只有好与较好之分。答案正确与否,是我们成人(老师或编者)以自己的眼光来判断的,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眼光得出来的。如果正确答案离学生思考的结果相距太远,那这个正确答案就毫无意义了。答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思考。只要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就应当给予肯定、给予鼓励。况且,形象大于思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见得成人的观点就对,学生的看法就错。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有的学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菲利普夫妇的表现是穷人的无奈”,有的'学生说“穷困乃万恶之首,都是贫穷惹的祸,贫穷异化人性”,有的学生说“都是虚荣心在作怪”,这些答案远比以前教科书上讲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要丰富得多,也更切近学生的实际。谁都没有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以怎么知道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呢。更何况,重视金钱,也决非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现象呀。可能有的时候学生的答案很幼稚,但如果经过讨论之后,全班再也没有更深刻的思考、更好的联想,那么,这个幼稚的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举一”是为了“反三”,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举一”不能“反三”,那就说明我们的教学是失败的。“反三”是检验我们教学成功的标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本身就是我们最好的教材。我们老师应该坐下来,向学生看齐,以学生为出发点,也以学生为归宿点。学生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是我们活的教材,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才是我们最好的教参。

相关文章

浅议电影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论文(通用3篇)

【论文关键词】编码 解码理论 文化变异 中国符号【论文摘要】1994年,迪士尼影片公司拍摄了取材于古中国的《Mulan》,以其独特的主题、鲜活的人物、以及唯美的画面不仅在亚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全球...
论文2019-08-07
浅议电影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论文(通用3篇)

经济型酒店产品因素对网络团购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论文【经典3篇】

一、引言网络团购,即B2T ( Business To Team),是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聚合,以此达到低折扣网络购物的模式,B2T是继B2B,B2C,C2C之后的另一种电子商务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
论文2013-03-02
经济型酒店产品因素对网络团购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论文【经典3篇】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优选3篇)

信息时代的发展也使其在教育教学的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通过高效的教学手段就能将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
论文2013-07-03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优选3篇)

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技术论文(精选3篇)

【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信息化产业规模的扩大,为计算机软件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实践中为了提升编程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则需要注重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分析与应用。...
论文2012-02-04
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技术论文(精选3篇)

浅谈农业产品品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论文(最新3篇)

摘要 本文结合新媒体传播环境,针对农业产品品牌传播,提出了农业产品品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即体验传播、精准传播,互动传播和植入传播。关键词 农业产品 新媒体 传播方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已大大改变了消费者...
论文2015-01-03
浅谈农业产品品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论文(最新3篇)

机械设计中软件工程方法的应用的论文【实用3篇】

中国的科技实力落于人后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在科技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科技实力不断翻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单一的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机械设计的发展要求,要...
论文2017-06-09
机械设计中软件工程方法的应用的论文【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