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白岩松演讲之感美文(优选3篇)
观白岩松演讲之感美文 篇一
白岩松,一位备受尊敬的媒体人和演讲家。他的演讲总是充满激情和力量,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白岩松的演讲,深受启发和感动。
白岩松的演讲主题是关于人生的选择。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他从一个普通的记者成长为著名的主持人和评论员的故事。他强调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要勇敢面对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在演讲中,白岩松提到了他曾经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继续做记者,还是选择进入电视台发展。他坦率地说,当时他曾经犹豫过,因为做记者对他来说已经非常熟悉和安逸,而进入电视台则意味着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进入电视台,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白岩松的选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选择的游戏,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是,选择并不容易,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这些困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此外,白岩松还强调了人生的意义。他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金钱和权力,而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他认为,只有在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观看白岩松的演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的宝贵和独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道路,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追求,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只有在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白岩松的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动力,让我更加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观白岩松演讲之感美文 篇三
观白岩松演讲之感美文
【1】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段视频,那是央视新闻主持人白岩松曾在江西财经大学的一场演讲。我看完之后,颇有感想。
在视频的开头,白岩松显得非常随和,与学生们的几句简单问候之后,便开始进入了话题。
他结合自身走过的新闻之路,以及在这一路上的所思所悟,随即谈起了当代的大学生。他在演讲中谈及了以下几个观点,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去对照与思考的。
其一,珍惜大学的集体友情。
正如他所说,在大学里,这时大多数人处在一个行当,同学之间并不存在利益的纠葛,所以,建立起一种集体友情是很重要的,哪怕是平日里与同学的相处或玩耍等等。其中引用了舒婷的一句话:人到中年,友情之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在大学里,总该留下些关乎于与同学、朋友一起外出游玩亦或是在考试前的几日大伙们一起奋战的记忆。或许直至今日,我还尚未有过他口中的那些属于大学的记忆,反倒是存有不少高中时的类似记忆。
其二,在大学里,必须锤炼坚强的心理素养。
在我看来确实如此。我们平时也经常会说,某个人的心理素质很好,或是说某个人的素养好啊。每个大学生都应练就一个更为庞壮的心脏,要经历得起世事的打击。一个心理素质不强的人,一遇到挫折,可能就会手忙脚乱,无可是从,转而他将会带着一种自卑的心理;一个心理素质强的人,遭遇挫折时,能够冷静,从事情的本质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他会带着一种愈挫愈勇的心理。在步入社会前的大学阶段,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三,要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尽量达到不可替代性。
在大学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着各自不同专业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比如新闻类专业的人会带着新闻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法律专业的人会带着法律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而理工类专业的人则偏带着理性思维去看待世界……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而并非人云亦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事情。所谓的不可替代性,则是指要有独立的人格与思维方式,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白岩松举了这样个例子,他说:看看那些每天在工地上累死累活工作十几小时的工人们,他们多么辛苦,可赚的钱却那么少;再看看众所周知的比尔盖茨,他整天跑来跑去的,相对工人们而言,他可算是轻快得多,但他却拥有无尽的财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比尔盖茨的不可替代性强,毕竟全世界也就只有他这样一个比尔盖茨。而那些工人的不可替代性则弱,你可以随随便便拉几个人,经过不到一天的时间,大家都可以去从事这样的工作,而比尔盖茨的工作呢,是随随便便的人就可以做到的吗?
其四,认识到学习、工作和未来之间的关系,注重做事的过程。
高中时的我们曾一度向往着大学的美好,期待着早些步入大学的校园,现如今,我们如愿了,可却发现,大学并非是原本我们所想象的样子。正所谓想象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但在面对着未知,又不得不寄予希望。白岩松说:“人的一生,别总期望是五彩斑斓的.,更多的是要接受平平淡淡的生活。人生中百分之五的时候是欢乐的,百分之五的时候是悲伤的,剩余的百分之九十则是平平淡淡的。”我们必须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不管是否期待着以后会怎样,但必须要在这漫长而平淡的日子里,注重做每件事的过程。
以上四点,我想,至少是值得我去对照与思考的。
【2】
在我的印象中,最初存有关于白岩松的记忆,那是在高中时每个周末所上映 的《新闻周刊》。记得那时的我是非常喜爱他的节目的,不仅是因为自个儿在平日里一直忙碌着,而周末的《新闻周刊》可以带来暂时悠闲的惬意感,更是因为他独特的言行!只要提及他的名字,则会在我脑海中显现出这样一个影像: 皱着眉头,面部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气,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提出完全代表自己意愿的希望与思索。不得不说,他的言语敏锐深刻,表达情理相融,且选词犀利精辟,令人深思。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听着白岩松曾写过的一本书——《痛并快乐着》,其中所写的都是回首他本人曾经走过的路,以及那时的所想所感。这些让我进一步地了解了白岩松,尤其是他在走向央视新闻主持人之前的那段跌宕起伏而又艰辛的历程,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我记得他在其中所写的这样一段话: 我们多像一个个登山者,原本以为只要登上了这山顶,便到达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上来了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地平线。走过的路途陡峭无比!理想,期待,眼泪,无奈,铺就的登山之旅异常艰辛!前方还有一个又一个山顶等着,路是怎样的,我们无从知晓……
这就又不得不让我想起了此刻也正在走新闻专业的一个朋友
,想象着他今后是否也会有和白岩松曾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