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与专业发展途径浅析论文(精彩3篇)

试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与专业发展途径浅析论文 篇一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分析及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特殊教育教师是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专业人士。他们需要具备特定的职业特点和技能,以应对特殊学生的需求和挑战。本篇论文将分析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并探讨这些特点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耐心和爱心。特殊学生往往面临学习和行为困难,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教师要能够耐心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帮助。同时,他们还需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爱心和关怀,以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

其次,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创造力。特殊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他们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特殊教育教师还需要展现创造力,设计和开发适合特殊学生的教育材料和活动。

另外,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特殊教育教师通常与其他教育专业人士、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他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此外,特殊教育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需求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建议。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首先,这些特点要求特殊教育教师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了解最新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并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其次,这些特点要求特殊教育教师与其他教育专业人士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和活动。他们可以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最后,这些特点也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他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改进的空间,并积极寻求专业发展的机会和途径。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耐心和爱心、灵活性和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他们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其他教育专业人士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这些特点将帮助特殊教育教师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士,并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试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与专业发展途径浅析论文 篇二

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探析

特殊教育教师是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专业人士。他们的专业发展对于提供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服务至关重要。本篇论文将探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并分析其对教师个人和教育系统的影响。

首先,特殊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参加特殊教育相关的研讨会、研究课程和培训班,了解最新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特殊教育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

其次,特殊教育教师可以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和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他们可以加入特殊教育教师协会或其他相关组织,与其他教育专业人士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特殊教育教师可以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和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

另外,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参与教育研究和项目实践,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并提升教学效果。他们可以参与特殊教育相关的研究项目,深入了解特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特殊教育教师还可以参与特殊教育项目实践,亲身体验和应用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

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对教师个人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积极影响。首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提供更好的特殊教育服务。特殊学生将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中受益,获得更好的教育支持和帮助。其次,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促进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他们通过参与教育研究和项目实践,探索和推广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特殊教育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最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效果。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为教育系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校对特殊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包括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和活动,以及参与教育研究和项目实践。这些途径将帮助特殊教育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并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和提升教学效果。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对教师个人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积极影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提供更好的特殊教育服务,促进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以及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效果。

试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与专业发展途径浅析论文 篇三

试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与专业发展途径浅析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因为今夜有月亮散文试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与专业发展途径浅析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聋童 语言沟通 语言教育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特殊教育教师是关注并探究生命存在的职业。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职业要求的高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特殊教育教师要成为专业人员必须经过漫长的学习历程以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因此探究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

  1.1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性质: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职业。特殊教育教师是关注并探究生命存在的职业。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职业要求的高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1.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然而对于特殊教育教师,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角色定位是不够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角色更为多样化。

  首先,特殊教育教师是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评估者。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评估者角色要求教师应具有综合化的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而且要求掌握一定的医学、康复学和心理学测量评估的基本常识。

  其次,特殊教育教师是学生缺陷的补偿者和潜能的开发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不仅要懂得学生缺陷补偿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能强项,取长补短。教学应是发现并满足学生需要的一种行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智能强项是个体潜能开发的重要依据。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也不例外,在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没有“残废”的概念,只有智能结构的差异。

  再次,特殊教育教师是差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所谓差异教学,我国学者华国栋认为,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美国学者dianeheacox认为,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改变教学的进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无论何种定义,国内外学者均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等需要,要使所有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

  最后,特殊教育教师是富有同理心的人。同理心,英文表达为empathy,简单地说,就是将心比心,即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其感受及内心世界,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与有各种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交往中,不仅应具有同情心,更应富有同理心。富有同理心,能使教师学会倾听、学会了解,进而使教师真正懂得学生及家长的心态和想法,教师在正确地表达出同理心的同时,能够让对方感受到,并最终促成他们在态度、行为、心理等方面的良性改变。

  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专业化概念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人们关注教育质量和强调教师地位与作用的产物。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这一概念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因此,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目前国内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化主要针对普通学校的教师,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多指向普教的老师。在特殊教育领域里,还没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作明确成文的规定,而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特殊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基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要求之高、扮演角色之多,关注并探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育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1)长时间没有正规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构;(2)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构存在诸如专业课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结构不完整、办学经验不足、培养模式有待改进等问题,此外,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培养目标和规格等方面也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证;(3)特殊教育师范生就业体制没有理顺。一些地区对特殊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高、投入不足、支持不到位等,间接地导致很多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毕业生不愿从事特殊教育而另谋他职。抛开以上原因,有志于特殊教育的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职往往也并不一帆风顺。

  2.2特殊教育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专业化的理论认为: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教师,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为教师提供必须的职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1)特殊教育教师学历提高、学位获得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存在根本性的联系;(2)教师进修的课程内容未能满足特教师资的实际需要;(3)职后教育的模式基本上定位在受训者听讲,课堂主义、本本主义;(4)职后教育只是满足教师的个人利益,未能真正服务于学校的实际需要;(5)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6)教师职后教育的目的性与提高,改进自身工作的联系不密切;(7)提供进修者与进修者的关系往往是单方面的,二者不存在合作关系;(8)教师所习得的新思想、新观念与学校内部旧有的组织与运行方式不相吻,不利于教师将进修所学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改革。

  3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特殊教育教师主要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与教育对象相关并对教育成效产生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他们面对的情况往往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和典型,这决定了对教师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更高要求,而不是相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历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样历程,甚至更为漫长和曲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历程中到底能走多远,发展到何种程度,取决于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取决于**和学校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如何;另一方面有赖于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的要求。因此,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探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问题。

  3.1从整个社会教育的宏观角度:从整个社会教育的宏观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展渠道:(1)改革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素质。随着国家整个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模式也必然会改变,在打破传统定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可借鉴西方通行的培养模式,先取得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再经过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获得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同时,还要完善特教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根据教师所达到的层次和水平授以不同档次的教师资格证书,以调动教师参加进修的积极性,对达到一定要求的教师提高其待遇,使教师素质得以提高,教师队伍能够比较稳定。(2)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为其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必要且有效的支持。(3)持续稳定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

  3.2在特殊教育学校内部的微观方面:在特殊教育学校内部的微观方面,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鼓励教师通过多个渠道,参加多种形式的业务进修。鼓励教师报名参加短期非学历培训和长期学历培训,参加校际经验交流,尤其是要鼓励教师与普通学校建立联系,到普通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帮助教师走出校园,开阔视野,在学习中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调动起自我进取、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2)奖励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尤其是参与推广新教学或教育法的教师。这有助于教师创新,有利于培养反思型、专家型教师人才,还有助于增强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3)改进学校的文化和教学生活,增进教师对教育未来前景的兴趣,建立合作、团结、互助的教职工集体关系和团队文化,强调在教师个体的发展中,发挥教师集体的积极作用,增强教师个体的团体归属感。(4)开展定期与非定期的专题培训,以帮助解决教师某个时期或某个方面的特定问题。如计算机网络实用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专题培

训、有关某项实验课题的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的培训,等等。

  参考文献

  [1]朱小蔓,笪佐领主编.新世纪教师专业化走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中国特殊教育,2004,2

  [3]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4]马庆发.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5]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育问题的探讨.教师教育研究,2004

  【拓展】特殊教育教师心理论文

  摘要: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了研究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文献,重从研究概况、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相关因素等方面梳理分析了2004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与成果。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应采用多元的方法,扩大研究范围,增强研究的实效性。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1 问题的提出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教师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条“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中明确强调,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将它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引人心理健康领域,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描述那些服务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1981年,Maslach等人确定了这一综合症候群所包含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也有研究者译为“情感耗竭”),指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非人性化(depersonlization,也有研究者译为“去人性化”),指个体以一种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或来访者;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指个体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根据这三个维度,Maslach等人编制了测定职业倦怠的问卷来界定职业倦怠者。鉴于职业倦怠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反映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概念,因此,本研究在检索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时,把与职业倦怠相关的研究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2 研究总体状况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首先检索了1979年至2011年专门研究特殊教育教师的相关文献(检索发现最早的相关研究出现在2004年),去掉与特殊教育教师无关的文献及重复统计的文献之后,共检索到了300余条相关文献。从其中筛选出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相关的文献共24篇。从时间来看,这些文献主要发表于2004年之后,且2007年以来的研究较多;从研究方法来看,调查研究与相关研究较多,理论研究极少。因此,重对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从被试选取范围来看,已有研究较多的是从某省、市(如重庆市、北京市、陕西省、山东省、浙江省等)区域内部选取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样本量在200人左右及以内的居多,个别研究者(如刘在花、张茂林、陈玲等人)开展了跨省市的研究,研究样本量最大的是刘在花开展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等研究,在其开展的研究中,选取的研究对象是8省、市33所特殊教育学校的918名教师。除金泽勤等人的“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比较”个别研究除外,其他研究选择的被试主要是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没有发现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

  第二,从研究工具使用来看,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也有采用乌得勒支敬业量表(the Utrecht Work EngagementScale,UWES)从积极心理品质角度进行研究;关于职业倦怠,较多采用的是Maslach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此外,有一部分研究是研究者自己编制测查工具。

  第三,关于研究视角,有的从问题出发,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状况;有的从积极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还有一部分研究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应对策略。

  3 主要研究成果

  3.1 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3.1.1 特殊教育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多数研究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徐美贞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25.6%;申仁洪等研究也发现,SCL-90中除敌对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外,被试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表现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于红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此外,王玲凤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61.3%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5.6%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重度以上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源自于学生管理。

  3.1.2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

  在职业倦怠方面,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有职业倦怠现象,具体研究结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易晓琳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明显,特殊教育教师的情绪衰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和紧张等)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胡颖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感属于中等强度,但明显高于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中,低个人成就分量表得出最高,其次是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最低。也有部分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如,赵娜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水平并不严重,普通学校教师的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程度显著高于特殊学校;普通学校教师对工作氛围与工作待遇的满意度均高于特殊教师。金泽勤等研究发现,普通教育教师比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主要体现在情感衰竭因子上。

  3.1.3 特殊教育教师的敬业水平与职业承诺处于中等水平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刘旺、陈玲等研究两项研究都使用了UWES量表的中译版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敬业水平为中等程度,三个分维度的得分顺序为奉献水平最高、专注次之,活力水平最低;刘在花研究表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occupational commitment,主要指是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程度,对教师的`主要工作即教学工作是否感到内在的满足,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显著高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

  此外,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对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氛围、工作本身四个维度工作满意度较高。而特殊教育教师对工作强度与工作待遇满意度较低。

  3.2 影响因素

  3.2.1 性别因素

  从心理健康状况看,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教师。从职业倦怠状况看,有研究认为,男性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高于女性教师,也有研究认为,性别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职业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看,女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均分大于男教师;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压力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特殊教育教师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女性特殊教育教师。从教师的敬业水平来看,男教师和女教师的总体敬业水平和各维度的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2.2 年龄、教龄因素

  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和特教教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但也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别。王玲凤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年龄差异显著,30-39岁年龄组压力最大,29岁或以下年龄组其次,40岁或以上组最小。易晓琳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随教龄的延长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主要指对服务对象表现疏远和冷漠)维度上的得分则随教龄增长而升高。张茂林等研究发现,不同教龄、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压力和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赵娜研究发现,在整体职业倦怠及其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维度,教龄为6-10年的教师倦怠程度最为严重;同时发现,工作满意度随教龄的变化呈现“u”型曲线变化,以教龄为6-10年的满意度最低。刘在花研究发现,14年以上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最高。此外,从教师的积极心理状况看,刘旺研究发现,10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在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敬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5年以下的教师。由此可见,教龄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明显。

  3.2.3 学历、职称因素

  有研究发现,高学历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赵娜研究发现,学历为本科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高于其他学历教师,出现了学历越高职业倦怠越严重的状况。刘在花㈨研究发现,教师职称越高,其对职业的承诺越高;专家型教师职业承诺最高,熟手型教师次之,新手型教师职业承诺最低。但也有研究认为,职称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3.2.4 学校类别因素

  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健康状况有所不同,但部分研究结果不一致。徐美贞研究发现,培智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聋校和盲校的教师差。赵娜研究发现,聋校教师的整体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培智学校,盲校教师的情感耗竭水平显著高于培智学校,聋校与盲校的去个性化水平显著高于培智学校。王玲凤研究发现,从事聋童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的职业压力显著大于从事智障儿童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的压力。刘在花研究发现,盲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最高,培智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次之,聋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最低。

  此外,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婚姻状况、收入满意度、每周任教课时数、教师所承担的学科类别等对职业倦怠也有一定影响。如,胡颖研究发现,收入状况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收入满意度的各组的职业倦怠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刘在花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枯竭感越严重;在所有任课教师中,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

  3 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除以上研究成果外,研究者还调查与探讨了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包括职业倦怠、职业承诺)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国外有研究者将社会支持描述为“什么人就什么问题给某人什么”,认为社会支持就是由其他人所提供的资源。关于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越高的教师,其职业倦怠感越低;应对方式越积极的教师,其职业倦怠感越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家庭-工作冲突越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承诺越高。

  俞国良等认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关于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者发现,教学效能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高,其出现职业倦怠的几率越小;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一般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各因子呈明显负相关,只是特教教师在情感衰竭因子上的显著性不如普教教师强。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各维度的分析上,除工作待遇、工作条件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不存在相关关系外,工作满意度的其余四个维度(即工作氛围、工作本身、工作对象、工作强度)均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工作本身与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的负相关程度最高。

  4 未来研究展望

  已有研究反映出了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但是由于样本选择的局限性,使得代表性不够,不能反映特殊教育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由于所用工具不同、样本选择不同以及施测所进行的时间不同等等因素,已有研究结果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研究应注意以下几。

  第一,开展多样化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研究以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为主,个别研究涉及到了比较研究,今后,应注意使用多元的方法开展研究,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例如,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注重开展实地观察调研、访谈及个案研究等,避免就数据论数据。

  第二,扩大研究范围。一方面,特殊教育教师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和随班就读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的教师。《中国教育年鉴》历年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人数占残疾儿童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稳定在60%以上,2010年的比例为61%。随着随班就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其中包括关注与提升随班就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而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展开,今后,应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加强对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因素,对教师积极心理的研究显得不够。今后应将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第三,增强研究的实效性。现有研究多停留于呈现和报告研究结果。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开展哪些工作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各地职前及职后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如何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

  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社会如何给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持?基于研究数据与结论,对上述问题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探讨与建议太少,今后的研究应该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性与指导性的建议。换言之,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另一方面,要将已有研究应用于实际,增强已有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切实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能及生活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娜,武汉市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 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84

  3 金泽勤,李祚山,刘晶,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621-624

  4 徐美贞,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2):64-67

  5 申仁洪,林欣,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7,(6):80-83

  6 于红莉,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硕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7 王玲凤,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8):57-60

  8 易晓琳,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236-237

  9 胡颖,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0 刘旺,特殊教育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对结果变量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7,(3):67-70

  11 陈玲,傅纳,王瑞,工作资源对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0,(1):48-53

  12 刘在花,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1,(2):9-13

  13 张茂林,杜晓新,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11):15-20

  14 刘在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9,(7):67-72

  15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4):71-75

  16 刘在花,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0,(5):52-56

  17 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2):159-166

相关文章

不同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评价与比较的论文(优选3篇)

一、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质量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一)评价模型的建立200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先后批准了66所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各地也纷纷建立...
论文2019-01-03
不同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评价与比较的论文(优选3篇)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最新3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得到广泛普及与大力推广,但同时也存在着师资力量欠缺、教学理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为...
论文2016-01-03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最新3篇)

电子类专业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论文(精彩3篇)

摘要: 由于电子类专业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使得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电子类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套新型的适合电子类专业特点的实验考核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
论文2019-07-05
电子类专业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论文(精彩3篇)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探析论文(优选3篇)

【摘要】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制度结构上逐渐成熟、运行机制更加明晰,“主导+商业运作”的农业保险“共保体”模式特有的制度优势得以体现。当前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财政支...
论文2013-08-07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探析论文(优选3篇)

医院营销论文开题报告【推荐3篇】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的经营模式及所有制形式正处在变革当中,医院国家、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代替了原来单一的国家所有,国有医院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方式也在朝着适应市场运作...
论文2013-09-03
医院营销论文开题报告【推荐3篇】

试论林业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与职业特征分析论文【精彩3篇】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林业政策变化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林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从林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入手,对林业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林业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和职业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林业高技能人...
论文2011-01-06
试论林业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与职业特征分析论文【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