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与基本思路论文(精彩3篇)
构思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与基本思路论文 篇一
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与基本思路
船舶电气专业是船舶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学生掌握船舶电气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训体系非常重要。本文将探讨构思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的基本思路。
首先,实训体系应该与课程设置相结合。船舶电气专业的实训内容应该与课程设置相一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训体系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实训课程的内容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船舶电气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实训设施要齐全。船舶电气专业实训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备,包括实验室、仿真器材、电气设备等。实验室应该具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能够模拟船舶电气系统的各种工况和故障情况。仿真器材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虚拟实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判断能力。电气设备要与实际船舶电气系统相匹配,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中的各种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
再次,实训教师要专业素质过硬。实训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问题。实训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船舶电气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实训评估要科学合理。实训评估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和评价,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评估方法和标准。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实际操作、实验报告、实训成绩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评估标准应该与实训目标相一致,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和创新。
总之,构思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与课程设置相结合,实训设施要齐全,实训教师要专业素质过硬,实训评估要科学合理。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训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船舶电气专业人才。
构思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与基本思路论文 篇二
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船舶电气专业是船舶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训体系非常重要。本文将探讨构建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的基本思路。
首先,实训体系应该与行业需求相匹配。船舶电气专业是为了培养船舶电气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人才,实训体系应该与行业需求相匹配。可以通过与船舶电气行业的企业合作,了解行业的最新需求和技术要求,将这些需求和要求纳入实训体系的设计中。实训内容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船舶电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实训体系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船舶电气专业的实训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实际操作和实验项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实训项目可以包括船舶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和维护等方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再次,实训体系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船舶电气专业的实训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设计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实训项目还可以与实际船舶电气工程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实际船舶电气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实训体系应该注重实训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实训教师是实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实训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可以通过组织实训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可以建立实训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平台,促进实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整个实训体系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构建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应该与行业需求相匹配,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注重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训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只有建立一个与行业需求相匹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训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船舶电气专业人才。
构思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与基本思路论文 篇三
构思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与基本思路论文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船舶制造和船舶修理行业的发展,船舶电气安装和船舶电气设备检测、维护、修理急需大量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以解决船舶制造和船舶修理行业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装配、调试等日常性技术工作的基本需求。船舶企业中能担任这类任务的技术专业的人才严重短缺。以船舶工业基地——浙江舟山为例,该市现有船舶配件企业100多家,近三年,许多企业的船舶电气的设备开发与安装的订单持续递增,生产企业的发展急需一大批具有现场操作能力又有理论知识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这给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船舶电气行业存在着从业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严峻现实。据调查,在船舶电气安装、维修队伍中,70%以上的从业人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那些具有理论水平和维修经验的综合型船舶电气维修人才最为紧缺,真正具有船舶电气零部件安装和故障诊断能力的优秀技工不足20%。提高船舶电气维修队伍素质的关键在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船舶电气维修岗位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船舶类专业就要担当起船舶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大任,尤其是实训建设方面,要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船舶电气零部件安装和故障诊断能力。
2.船舶电气专业实训建设基本思路
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要解决这个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贱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对于船舶电气相关专业来说,在校期间的实贱教学也同样非常重要,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教学内容与船舶电气行业
岗位要求的吻合度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对船舶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研宄,并为船舶电气专业教学服务,这对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1 以岗位能力分析为起点,确立船舶电气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依据
首先针对当前高职船舶电气专业教学现状,结合学院船舶电气实训基地情况,对船舶电气实训教学进行必要的'整合。根据现代船舶电气技术的特点,从培养学生能力本位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现代船舶电气服务从业人员尤其是船舶电气专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研宄开发实训教学内容有助于构建船舶电气类人才综合能力专业培养课程体系。
2.2 以实训教学质量为核心,培养与实际岗位必需核心技能
船舶电气实训教学应当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现代船舶电气电控技术的超常规发展,相应的其检测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船舶电气维修业向劳动/技术双密集型转变,而目前高素质的船舶电气专业维修人才较缺乏。尤其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懂机电一体化和掌握现代船舶电气核心能力一一船舶电气电控系统检修,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船舶电气实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学生能力本位为核心,在校打下扎实的技能基础,着重致力于核心能力的培养,让毕业后就业的学生既能在现有岗位站稳脚跟,又能在今后的岗位上走得更远。改革是为了扎实基础,持续发展。要设法做到企业需要的,教学上都达到了;企业潜在需要的,教学上也做到了,只有这样我们的实训教学改革才是有成效的。
2.3 以配套实训设备开发为保障,保障实训质量,降低教学成本
通过对船舶电气专业核心技能实训教学的分析总结,我们认为船舶电气控制系统核心技能/应用技能的培养模式可以归纳如下:“教师多媒体在线演示教学—学生电气原理分析—学生台架控制系统安装界线、调试训练—学生船电设备排故训练”的核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教学训练过程。通过模拟实船故障排除教学,把理论(电气设备原理)与实践教(学生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排故演练)学融为一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贱的一体化教学。为了有效降低实训教学成本,保障实训效果,学校应自我开发配套的教学设备供学生实训。
3.船舶电气专业实训体系建设
实训体系的建设,一般包括实训设备开发、实训教学方法和实训师资建设三方面内容。
3.1 实训教学设备开发
船舶电气实训教学设备是提高学生技能,搞好“能力本位”课程建设的关键。通过对国内有关电气教学设备制造厂家考察和调研,分析研宄了国内外有关船舶电气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的状况,目前所使用的船舶电气类专业教学实训设备存在一些问题。
实训设备的排故系统比较简单。如Y-A电机起动设备,规模小,继电器、接触器数量少,只针对单台电机控制,模块比较少,功能单一,不能进行变速、正反转制动等复杂控制。排故系统开发的软件与船舶电气故障的实际现象有一定的差距,影响教学的正确性,同时不能很好的体现船舶电气检测与维修的核心能力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思路。
未来的排故系统,以结合PLC、单片机来控制,以微机、弱电来控制电器,如单片机控制的船用三速锚机排故,PLC控制机舱自动化系统,包括数字量与模拟量的采纳来控制电器元件,最后控制终端电气设备。
国内生产的船舶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设备,只是简单的船舶电气部件组合,要满足教学需要,必须增加台套数以及实训指导教师数量,势必增加教学成本。根据以上的实际情况,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船舶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建设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配套设备的开发研宄,可以较好地解决船舶电气实训教学中设备的配套跟进,真正做到教学所需,实际所达,如开发船舶电气教学排故实训台(自动泵组)设备,等等。
3.2 实训教学方式
船舶电气专业适合使用综合整体设计、创造性的“项目集成式”实贱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被分解到不同的专业课程中。教师的教学都是依据某一具体课程展开。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客观上被分成单元进行。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即使学生都很好地掌握了每门课程所要求的能力,也并不意味着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认识与实贱的局限,他们不可能对专业课程所要求的目标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与把握。因此,在相互独立的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对这些课程以实际工作情形为背景,以项目为载体,对学生的单元能力进行组装。这种组装,形象地说是“搭积木”,但是又不同于“搭积木”时的机械堆砌,它对单元能力的组装是通过集成来实现的,既把职业能力当成一个总体来理解,充分重视各单元能力的相互综合、连贯、配合,关注学生学习的迀移、运用和创新,从而达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最优化效果。
3.3 实训师资建设
开展产学合作,强化实训师资建设。“师资互补、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形式,是学校与企业在师资合作、技术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贱与在校学习相互交替的合作教育形式,是一种兼有师资培养和学生培养双重培养的产学合作方式。
从师资培养角度看,船舶电气专业建设要跟上技术进步、生产实际变化,必须让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保持与企业需求同步,必须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生产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实训兼职教师队伍。要按照“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相对稳定,流动充实”的原则建没、培育好这一支队伍,让它与学校专职教师队伍形成互补,动态调节、优化整体师资队伍结构。从这一点上看,学校必须吸纳企业师资。从学校的实际看,船舶电气专业方向的学生总数比较多,实贱训练分布在各个船舶企业。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也十分需要在企业中寻找、培育合适的指导教师,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任务。
因此船舶电气的实训教师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在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双师型教师。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学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欢迎的学生。应用性技术人才必须具有的职业素质,如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敬业意识等只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完成的,这需要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船舶电气技术也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只有在企业的直接参与下,学生在企业的具体实贱中才能掌握最新的技术。因此,只有与企业相结合,才能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船舶电气专业的实训建设,必须利用船舶电气企业的资源优势,解决教学中实习、实贱条件上的困难,实施“产学合作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4.结语
通过建立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实训课程体系,可以实现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一在让学生具备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获得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实训体系开发,要以“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建设为依托,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分析,围绕学生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培养,对船舶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进行整合,重点加强对现有船舶电气实训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分析各种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内在、外部条件,理顺前后相关课程关系,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实训,创造必要的各种条件。有效地为高职教学的改革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起到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