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技巧与方法(精彩3篇)
演讲技巧与方法 篇一:如何提高演讲的表达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演讲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沟通技巧。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合还是社交活动中,我们都可能需要进行演讲。然而,很多人在演讲时常常感到紧张、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演讲表达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加自信地进行演讲。
首先,一个好的演讲需要准备充分。在演讲前,我们应该对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同时,我们还应该制定一个清晰的演讲大纲,将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逻辑有序地组织。这样一来,我们在演讲时才能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其次,良好的身体语言也是提高演讲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站姿,挺胸抬头,目光自信地与观众进行交流。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例如,当我们强调某个观点时,可以用手指向前指向,或者用肢体动作来模拟某个场景。这样一来,我们的演讲会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此外,语言的运用也是提高演讲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长句子,而是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语速和音量的控制。语速过快会让观众难以跟上思路,而过慢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厌烦。音量过小则可能导致观众听不清楚,而音量过大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演讲场合和人数来适当调整自己的语速和音量。
最后,反复的练习是提高演讲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在家里或者朋友面前进行多次的演讲练习,熟悉自己的演讲内容和表达方式。同时,我们还可以录制自己的演讲并进行回放,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我们的演讲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总之,通过充分准备、良好的身体语言、恰当的语言运用以及反复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演讲表达能力,更加自信地进行演讲。希望本文的介绍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在演讲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和才华。
演讲技巧与方法 篇二:如何在演讲中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进行演讲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传达给观众,更重要的是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只有观众与演讲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才能够使演讲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演讲中引起观众共鸣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提高演讲的影响力。
首先,我们应该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在演讲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调研工作,了解观众的背景和兴趣爱好,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人名言、讲述个人经历等方式来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使他们能够从自己的经验中找到共鸣。
其次,我们应该运用故事讲述的技巧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人们对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故事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在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演讲中。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其他人的成功故事来激发观众的积极情绪,让他们对演讲内容产生共鸣。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幽默的方式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幽默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工具,能够打破僵局和紧张气氛,让观众更加轻松地接受演讲内容。在演讲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和表情来增加观众的笑点,使他们感到愉悦和放松。然而,我们在使用幽默时也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观众的反感。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演讲的情感传递。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联系和共鸣点。在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语调、音量、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热情。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触动观众的情感来引起他们的共鸣,例如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总之,通过从观众角度出发、运用故事讲述、使用幽默和注重情感传递等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在演讲中引起观众的共鸣,提高演讲的影响力。希望本文的介绍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在演讲中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演讲技巧与方法 篇三
一、演讲的姿势
1、演将的姿势是成败的关键。要让身体放松,不能过度紧张。太紧张不但影响发挥,而且对语言的表达也会背道而驰。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决窍之二是想办法扩散并环节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二、演讲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能漠视听众的眼光。尤其当你站在大庭广众面前的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紧张。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和善的人群,对巩固信心来说帮助很大。
三、演讲时的面部表情
1、演讲时的面部表情如何会给听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喜悦、焦虑等情绪会毫无保留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由本人的意愿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缺乏自信,演讲就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2、演讲不能低头,人一旦“低头”就会显得没有自信,倘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采取“缓慢讲话”的方式会使情绪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泰然自若起来。
四、演讲时的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灰色或蓝色服饰,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的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为主。其次,发型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整体形象对演讲的本身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五、演讲的声音和腔调
1、演讲的语言必须做到发音准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流畅、传神,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2、演讲对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动听。所以,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揣摩,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有以下四个特点: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晰,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起伏而变化;
(4)有感染力,即声音有磁性,能吸引听众,引起共鸣。
3、语言流利、准确、易懂
恰到好处的表达,恰如其分的表述,给人一种听觉盛宴的享受,演讲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4、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速,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演讲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六、演讲的速度和发音
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讲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就出现底气不足,感觉口干舌燥、声音走调。这些都影响演讲效果的发挥。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双目平视、全身放松,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姿,胸部稍向前倾,腹部自然内收。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巧妙协调。
锲而不舍金可镂,水滴石穿贵有恒!只要坚持不懈,人人都能把握演讲的要领,只要持之以恒,个个都能成为出色的演讲小明星。
演讲需要注意三点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文稿。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能使演讲者的演讲扣人心弦、引起共鸣,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演讲稿的写作无论从立意选材、结构格式还是语言风格上都应该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必须抓住三个“点”,即切入点、动情点和升华点,只有找准这三个点,演讲稿的内容才能做到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使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一、找准切入点
演讲是向听众宣传某种观点或阐述某种道理,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讲述,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说教,那么,无论演讲者所讲的道理多么正确,都难以深入听众的内心世界,缺乏演讲应有的说服力、鼓动性和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构思演讲稿时,确立了鲜明正确的主题后,还应考虑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主题。这个“切入点”找得好,就能为演讲主题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驱动和调控听众的心理,使之更容易接纳演讲者的观点,也可以使演讲者所讲的道理更鲜明集中,避免了漫无边际、让听众不得要领的弊端。具体来说,找准切入点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名言、诗句、典故切入,创造浓厚氛围
名人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演讲中选择与主题有关系的名言为切入点,可以为演讲主题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以具有优美深邃意境的诗句为切入点,可以创设出一种诗情画意;而典故则能唤起听众的类比联想,使演讲内容更具有象征性,例如:景克宁的演讲《“人啊,认识你自己!”》就用了名言式开头:
恩格斯曾经说过:“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谁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谁就幸福;谁不能回答或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谁就落入司芬克斯的魔爪,他所找到的,不是美貌的未婚妻,而是一只凶暴的牝狮。”那么,人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
这篇演讲稿的开头就是借用恩格斯的名言从哲学的高度切入,同时又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故事的深层意义,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一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深刻主题。当然,这种切入可以或名言或诗句或典故,切入适宜,都能收到“一语惊人”的效果。
(二)悬念切入,调动听众情绪
设置悬念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调动听众的情绪。在演讲中以与主题相关的悬念切入,通过恰当的烘托渲染,使听众急欲了解谜底,然后再破悬念,顺势引入主题,使演讲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任士奎的演讲《让爱永驻人间》是这样切入的: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使你在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中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雾海苍茫的人生旅途中拨正偏离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凉凄冷的孤寂心里收获快乐的果实??它是无形的,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奇如春雷一般的回响!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这么伟大?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爱,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同胞的真诚的爱心!在这里,演讲者就较好地运用了悬念切入的方式,诱人着迷,引人深思。
(三)故事切入,引发听众联想
以讲故事作为演讲的切入点,使听众由此产生类比联想,阐述的道理就会更集中鲜明,也使演讲显得更富文化底蕴。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就使用了这种故事切入的方法: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在这里,听众自然就把卡萨尔斯的话同主题新闻界“做文与做人”联系起来,也就有兴趣去听作者是怎样阐述二者关系的,收到了较好的现场效果。
(四)反向切入,启发求异思维
正面切入演讲主题是顺理成章,而反向切入则是出奇制胜。反向切入就是脱离听众所熟知的视角和普遍共有的想法,出人意料地独树一帜,与听众的心理定势构成反差,让听众的思维和经验的惯性受到“挫折”,启发听众的求异思维,调动听众的积极性,使演讲内容渐入佳境,例如张枢龙的演讲《我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是这样切入主题的:
有人推崇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女性;有人推崇生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还有人推崇不但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且生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可是,我却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发人所未发、反向切入、耐人寻味、启人深思,体现了演讲者对新时代妇女问题的真知灼见。
演讲稿写作的切入点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演讲者不蹈袭前人,而是独辟蹊径地进行构思立意,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是不难找到最佳切入点的。
二、选好动情点
演讲是离不开事迹的,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准听众对故事的听取视角,而讲述故事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从演讲的实践活动看,演讲者只有针对听众的情感倾向,选好“动情点”,并运用有效的言语进行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表达,才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一旦受到客观事物的触发,就会产生某种相应的情感活动。这种能够促使人的情感心理产生强烈情感活动的信息刺激点,就是“动情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体现、人们心理体验普遍性的情感状态等,当受到客观事物触发的时候,都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愿。比如蔡朝东的演讲《理解万岁》中有一段话:
将来,大家有机会到前线的话,请去看看我们牺牲了的战友。麻栗坡烈士陵园里,那一排排倒下的战士里面,有1966年、1967年出生的,几年前就为国捐躯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能理解他们吗?如何看待他们的价值呢?
这就是打开人们情感大门的钥匙——动情点,它能给听众以思想启示和心灵上的感动,使人们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说,用好这把钥匙,就可以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如何来选准动情点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评论人生价值的是非苦乐
在演讲稿的写作中,谈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可谓比比皆是,那么在找准一个切入点、以事感人之后,虽然听众此时对故事中的含义能意会,但如果能够让演讲者说出来,更会激起强烈的共鸣。例如,祁晋疆的《战刀传到我
手中》,在讲到一位学长在海拔5000多米的空喀拉哨所因下山背水而牺牲时,讲道:
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知道,在空喀拉哨所,像我的学长一样,因为去小河背水而长眠在雪山上的中国军人就有27名。如果不选择从军,他们也可以成为勤劳致富的开拓者;他们也可以成为商海搏击的弄潮儿;他们也可以在花前月下享受生活的芬芳。可是,他们就因为一桶水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难道他们的价值就是一桶水吗?
这种议论,虽然没有答案,但听众从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中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军人的伟大和无私。
(二)抒发情感体验的心灵冲撞
现实生活中,爱与恨、荣与辱、情与仇等这些互相对立的.情感往往是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刺激的外界因素,如果在演讲中把它作为动情点,就会使听众产生强烈的精神激发性和巨
大的现实鼓动力。例如: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澳门,你一定不会忘记,是谁,用拳拳母爱,擦去了四百多年前那滴浊泪?又是谁,描绘了“一国两制”的蓝图,让我们今朝相聚?这绝不是苍天的恩赐,更不是殖民者的施舍,在这漫漫归途上,遍布着一个古老民族的血性和顽强!四百多年的屈辱辛酸,四百多年的渴望追求,四百多年的坎坷曲折,四百多年的奋斗牺牲。China,不再是不堪一击的瓷器,中国,已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如果不是这样,澳门啊,你回家的路还有几多远,几多长?
这是在庆祝澳门回归之际郑晓江的演讲稿《隔海相望》中的一段话,饱含着深沉的民族情感,从荣与辱的动情点上激发了听众的情绪,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陈述利害关系的孰轻孰重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危害,趋利避害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的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意向。那么倘若能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陈述某种利害关系,就必然引起听众的情感震动和理智思考。例如《让我们的星球永披绿装》的演讲稿中的一段话:
我们开发了地球的能源,建立了工厂,但扩散的各种气体扰乱了大自然的安宁,排泄的残渣废水污染了水体,毒害了生灵,种种令人惊悸的疾病乘势而生,环境恶化给我们带来一连串的严酷报复,似乎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只顾盲目地吮吸地球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身。
演讲稿在描绘了人类“创造繁荣与文明”的一幅幅崭新的图景之后,以严肃的责任感陈述了同时威胁人类生存和安全的一种潜在危害——环境恶化的严酷现实,让听众在利与害的强烈对比中,既受到情感的震动,又获得思想的警示,从而自觉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拯救家园而贡献力量。
三、引入升华点
从切入点到动情点,我们可以看出,演讲稿的写作不但首先要引起听众听的欲望,然后拨动听众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现一个鲜明正确的主题,体现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品味。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调重弹。“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稿更加要求节奏鲜明,张驰相间,波澜起伏,所以在选好动情点之后,及时对材料的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于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将听众的思维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主题得以升华,达到一个演讲的高潮。所以演讲高潮也就是升华点的表现。
演讲稿中怎样设计和安排升华点呢?对此,李燕杰曾经做过较为精深的论述。他说:“一次演讲,怎样达到高潮?这需要演讲者在感情上一步一步地抓住听众,在理论上一步一步地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一步地吸引听众,使听众内心的激情逐渐燃烧起来,演讲将自然推向高潮。”(《演讲美学》)李燕杰所言之 “自然推向高潮”,其实正是因为演讲稿在撰写过程中有了精心设计的切入点,有了发自肺腑的动情点,才会自然推向升华点。如何引入升华点,许多有经验的演讲者在写演讲稿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和经验,具体说来:
(一)使用色彩浓烈的词语或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在一次“铭记国耻,爱我中华”的演讲比赛中,傅缨的《铭记国耻,把握今天》是这样升华主题的:
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群中。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并使那音量越来越大,那旋律越来越强!演讲稿以吉鸿昌的爱国行为做基点,然后高屋建瓴,联想千千万万个爱国者的精神,用“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正是他们”的提示语,通过三层铺排推进,概括出一代代爱国者的崇高情怀,使单一事例体现出的思想意义得到扩展、升华,燃起听众的爱国情感,产生感召力。
(二)通过对所举事例的阐释分析,提炼出超凡的观点或深刻的哲理
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讲道:
南洋爪哇有一个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一次他外出访友,因未带夜间通行证怕被荷兰巡捕查获,只得花钱请一个日本女生送自己回家。
日本女生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很强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但他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的地位还不如日本的一个女生。“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不但自己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
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对所举事例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揭示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升华了演讲主题,唤起了听众强烈的爱国心。
(三)使用点化主旨的警句,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余响和回味
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快结束时,他连续使用了两个重复的呼告语,使那警句立刻凸现了出来:
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警句得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在写作中将情感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倒叙、排比等多种加强论证言语力度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可能的。肯尼迪总统的这个警句,不仅新意盎然,而且颇有深刻寓意,仿佛黄钟轰鸣,余音不绝于耳。
(四)艺术地运用熟语,以期听众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
熟语,包括成语、民谣之类,通俗易懂,人们耳熟能详。如果艺术地加以利用和改造,将其作为升华点,更容易给人以心灵震撼和艺术享受。总理在当选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段讲话就颇具感染力,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总理将这些熟语导入连续的排比句式之中,再辅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升华了主题,又因其强烈的节奏感和陈中见新的造句手法,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排山倒海的言语张力和气势。
引入升华点的方法在演讲稿写作中可谓多种多样,或是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听众创造一个真切动人的意境;或是通过精当、透辟的议论,使听众折服;或是语言运用富于变化,使听众情绪起伏等手法来掀起高潮。但无论怎样,演讲稿的升华点都应该体现出情感浓烈、哲理丰富、令人回味无穷的特征,切记牵强附会、生涩费解,要以简洁得体的语句,恰切得体的方式,生动有力地将演讲推向高潮,切忌拖泥带水,冗长口罗唆。
演讲稿的写作是为了在以事感人的基础之上能够以情动人,最后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也就是说,应该如何尽快地将自己对主题的兴趣引发出听众同样的兴趣?如何以自己对材料的感情去点燃听众内心的情感之火?如何以自己对主题与材料的精深理解去启迪听众的思索?这些都关系着演讲的成败,也都同演讲稿的三个“点”密切相关。找准切入点,选好动情点,引入升华点,抓住了这三个“点”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实质要求,也就抓住了写好一篇演讲稿的“金钥匙”,从而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