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结题报告及格式(最新3篇)
如何写结题报告及格式 篇一
结题报告是科学研究项目的总结和归纳,对于研究成果的阐述和总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写好结题报告不仅可以展示研究的成果,还能够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执行性,因此,掌握结题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格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结题报告的基本要素
1. 封面:包括研究项目的名称、研究者的姓名、所属单位、报告日期等信息。
2. 摘要:简洁明了地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500字。
3. 目录:列出报告的各个章节和小节的标题及页码。
4. 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5. 研究内容:详细描述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可以用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展示。
6. 结果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释,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证据支持。
7.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回答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8.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二、结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 简明扼要:结题报告要求内容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逻辑清晰:报告的各个部分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从引言到结论要有一个连贯的逻辑推理过程。
3. 数据支持:对于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要提供充分的数据和图表作为支持,增加报告的可信度。
4. 突出重点:在报告中,要突出研究的重点和亮点,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研究的核心内容。
5. 注意细节:报告中的拼写、标点符号、格式等方面要注意细节,尽量避免错误和疏漏。
三、结题报告的格式
1. 字体和字号:一般采用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可以采用黑体、小三号或小四号字。
2. 行间距和段间距:一般设置为1.5倍行间距和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3. 页面设置:页边距一般设置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纸张大小为A4。
4. 图表和编号:图表要清晰可辨,编号要有序进行,如图1、表1等。
5. 引用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如APA、MLA等。
如何写结题报告及格式 篇二
结题报告是科研项目的重要成果,具有总结和阐述研究成果的作用。为了写好结题报告,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遵循一定的格式。
一、结题报告的写作步骤
1. 确定结题报告的主题和目的:明确要总结和阐述的研究成果,明确报告的目标读者和目的。
2. 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整理和归纳研究的方法、数据和结果。
3. 制定报告的大纲: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制定报告的大纲,明确各个章节和小节的内容和顺序。
4. 编写报告的各个部分:按照大纲,编写报告的各个部分,注意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5. 修订和完善报告:对报告进行审校和修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最终定稿:检查报告的格式和排版,确保符合规范要求,最终完成结题报告的写作。
二、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1. 封面:包括项目名称、研究者姓名、所属单位、报告日期等信息。
2. 摘要:简明扼要地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500字。
3. 目录:列出报告的各个章节和小节的标题及页码。
4. 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明确研究的问题和任务。
5. 研究内容:详细描述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可以使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展示。
6. 结果与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释,提供数据和证据支持。
7.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回答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8.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三、写作技巧
1. 简洁明了: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逻辑清晰:报告的各个部分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从引言到结论要有一个连贯的逻辑推理过程。
3. 数据支持:提供充分的数据和图表作为支持,增加报告的可信度。
4. 突出重点:突出研究的重点和亮点,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研究的核心内容。
5. 注意细节:注意报告的拼写、标点符号、格式等方面的细节,尽量避免错误和疏漏。
通过掌握结题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格式要求,我们可以写出准确、完整、清晰的结题报告,展示研究项目的成果和价值。
如何写结题报告及格式 篇三
如何写结题报告范文及格式
一个课题经历构思、立项、论证、检查、实施、总结等环节之后,研究材料需要被重新梳理并形成结题报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结题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结题报告范文【篇一】
一.研究背景
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广大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使个别学生产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交通事故、溺水意外、食物中毒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生安全因素的频繁出现也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有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近两年,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迫切性。《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时代热评:呼唤‘生命教育’”。文章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伤害丧生的孩子有四五十万,占这个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多年来,我们的传统教育,多是对不畏俱、见义勇为的宣传,少有避险技能、自救知识的传授。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入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学校开始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但总体上集中在高校学者的理论分析层面,缺乏广大一线学校、教师的实践探索。如今我们更迫切需要广大中小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二期课改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施生命教育。然而,如何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站在全面开发学生生命潜能为其终身生活负责的高度,系统
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生命教育资源,激活课堂,构建合理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系,目前,在国内的中学教育中尚不多见。二.结题界定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以高中学生以及影响他们生命发展的教职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德育主题活动、学科教学渗透、校本课程构建、校园环境建设、校本研修和构建学习型学校等途径开展实践研究,尊重师生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师生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
三.研究目标
通过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探索高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系列,构建中学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探索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及与之相配套的教与学评价体系,创设生命教育校园环境,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体制,帮助师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为学生将来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圆满人生打下基础,以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命影响学生生命,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四.理论价值
1.开展生命教育真正落实和完善二期课改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期课改的重要理念。要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
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世界。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情感的唯一载体。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生命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力量本源,是教育的元基点。确立以人的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我们从知识课程观狭隘的视界中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应当是生命的整体生成,换言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才可能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生命教育真正落实和丰富了二期课改理念。
2.开展生命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途径、研究方法和教育理论
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将对中学生命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并从德育、教学、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开展实践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探索一种新的实践途径,从而丰富生命教育的研究方法及其教育理论。
六.研究过程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生命教育研究综述,确立课题,成立课题研究组,制定研究方案,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课题研究项目,聘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培训课题组成员。各子课题确立,并开题论证。总课题组拟定研究重点,各学科教师选择、确立、申报研究课题。与现有校园网整合,构建有生命教育特色的校园网。
第二阶段 实施研究
实施研究方案,全面开展生命教育,总课题组提供研究策略、调控研究过程,子课题组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教科室负责进行高中生命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的研究,德育处开展高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构建分年级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体系,构建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分层评价体系。教导处负责对高中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构建利于生命成长的课程框架体系,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生命教育特色校本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完善日常教学管理,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分制评价体系。开展生命教育融入中学各科基础型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打造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开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校长室、教科室负责统筹、协调各课题组的研究。不断完善生命教育特色校园网。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
对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进行反思,各子课题研究组撰写研究报告,汇总子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总报告,成果鉴定,汇编成册,出有关生命教育专题的《天山雪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准备阶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资料,写出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2.调查法:课题研究初期运用调查法,了解高中师生的生命观现状。
3.观察法:观察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以后,学生在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变化。
4.行动研究法:运用于整个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使课题研究更具操作性。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作及时的修正、完善。
5.运用叙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学生在生命教育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七.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的实践研究。
1.开展高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由政教处负责,分层落实到各年级组。)
构建分年级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体系,高一至高三教育目标、内容的分层递进,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理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自主管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艺术与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开展学生学习准备系列活动、学生党团校系列活动、生存训练体验系列活动、学生毕业准备系列活动、学生校内实践系列活动、学生社区服务系列活动、学生社会考察系列活动、学生生活自理系列活动,形成中学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生命教育系统主题活动。
构建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分层评价体系。
2.对高中生命教育校本学科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子课题,由教导处负责,教科室协助,落实到各教研组。)
构建利于生命成长的课程框架体系,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生命教育特色校本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完善日常教学管理,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分制评价体系。
3.开展生命教育融入中学各科基础型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由教导处负责,落实到各教研组。)
在高中各科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切实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活课堂,探索体现二期课改理念、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生生、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策略等。
4.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子课题,由教科室、教导处负责。)
全员参与校本研修,教育教学问题课题化,人人都有课题,教研与科研有效对接,课堂、班级成为研究室,教师成为研究者。坚持集体备课、研讨教育问题的制度,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并形成共享的校本备课资源。落实课堂开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引导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自主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注意行为的连环改(跟)进,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课程意识、反思意识,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5.开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由校长室负责)
确立基于生命教育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组织机构扁平化;改善“心智模式”,构建共同愿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框架以及“点、线、面”管理网络体系;建立生命教育运作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学习型学校。
6.开展创设生命教育校园环境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由政教处、总务处负责)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生命教育的校园环境,规划布置学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通校绿篱,亭园相依,四季飘香,景色怡人,随处都有体现人文精神的雕塑、画像和景观,生命教育理念体现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整个校园环境充满生机。
八.研究成果
1.总课题研究报告一篇;
2.子课题研究报告数篇;
3.高中生命教育分年级德育活动、主题教育案例;
4.学科教学的渗透生命教育的教案及教学案例;
5.编制《高中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及相关校本课程教材;
6.《高中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下一页更多精彩“课题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