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知识【推荐3篇】
会计学基础知识 篇一
会计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记录、分类、总结和报告等方面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会计学基础知识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会计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会计学基础知识对于个人财务管理至关重要。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了解会计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财务。通过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如何编制个人预算、记录个人收入和支出、评估投资和债务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确保我们的财务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并实现个人财务目标。
其次,会计学基础知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有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作为依据。会计学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这些财务报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此外,会计学基础知识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再次,会计学基础知识对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非常重要。投资者需要依靠准确的财务信息来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金融机构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以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分析和评估财务信息,做出明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
最后,会计学基础知识还对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需要通过会计学基础知识来编制预算、监督财政收支和评估政府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非营利组织也需要会计学基础知识来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以确保组织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会计学基础知识在个人、企业、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各个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做出明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保证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因此,学习并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会计学基础知识 篇二
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会计学是一门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运用的学科。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将介绍几种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地学习和理解会计学基础知识。
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解决实际案例和做实际的会计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会计分录时可以尝试自己编制一些实际的分录,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会计分录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注重实际应用是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二。会计学基础知识是为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应用。可以通过阅读真实的财务报表和案例分析来了解会计学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可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财务问题,提高对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再次,建立知识框架是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三。会计学基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起一个有机的知识框架。例如,可以将会计科目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会计科目框架。
最后,不断实践和复习是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之四。会计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复习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和复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要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并与新学的知识进行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建立知识框架和不断实践和复习是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几种重要方法。通过采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和理解会计学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会计学水平。
会计学基础知识 篇三
第一章 总论
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反映经济状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的六大职能。
4、 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 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 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
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 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会计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及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会计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扩展的会计等式,)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 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 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 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9、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使企业、销售部门、分公司母公司。
10、会计信息质量特征(8个),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1、责权发生制:凡是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不是本期的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帐。
12、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的标准。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账户即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进行分类记录、反应的工具。核算经济业务、储存会计信息、
1、 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名称、会计事项发生日期、摘要、凭证号数、金额。
2、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账户。其与账户的关系:共同点,反映经济内容相同;异同,结构,会计科目只表明经济内容,账户不仅有经济内容还有一定格式,反映增减。
3、 会计科目表 五大类
负债:预收账款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之收入类:...;费用类:主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财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4、 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5、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6、 资产 、成本、费用 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 、利润 (收入 )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7、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8、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9、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
10、 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金额、借贷方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11、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12、 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总分类账户金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金额合计
13、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14、 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第五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包括: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
2、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3、短期借款:一年内的借款,其应付利息记作公司的财务费用
4、长期借款:
5、资金在企业经营业务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运动方式和表现形态是不同的。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6、固定资产的特征:为经营管理而持有不为出售;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较高2000以上。
7、固定资产实际成本:买价、运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
8、外购设备
9、实际采购成本:
10、采购原材料
11、计划成本核算
12、生产费用
13、职工薪酬
13、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14、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5点:书p104
15、增值销项税额=销售货物不含税价*增值税税率
16、主营业务收入核算
17、主营业务成本核算
18、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19、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
20、其他业务成本核算:
21、所谓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内所实现的最终经营成果,也就是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
22、利润或亏损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3、营业利润
2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6、营业利润形成核算:
27、投资收益核算:
28、净利润形成过程核算书
29、利润分配业务核算:(顺序: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分配利润或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