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元旦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元旦到了,新年要有新气象,我们做元旦手抄报来迎接元旦吧。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元旦手抄报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看的元旦手抄报

  元旦手抄报资料:老鼠过元旦

  今天不知怎么的,乍往街上一看,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张灯结彩,令我实在是纳闷儿,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值得人类这样高兴?

  不管了,反正是好日子,就出去逛逛吧,反正会有好东西的!我拉着酣睡中的玲,手舞足蹈地走进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广场,只见人们三五成群,一个个往一个大门那里走,显得不耐烦,有的甚至破口大骂,我想:唉,人们真愧为最高等的动物,怎么这么不讲素质啊?连我们老鼠都知道要提倡素质教育了,怎么人还没有改善呢?这样想着,我就已经走到了一个大门前。一看,这门是用铁做的,上面跟“游乐场”差不多,都写了几个字,爱玲用她那不太标准的中国人话念到:“新世纪百货”啊,看来是个好地方,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进门儿一看,还真把我吓了一大跳,有各式各样的柜台,有白色的,黑色的,还有米色的,看得我眼花缭乱,柜台的花纹更是层出不穷:木头花纹看得我想起了古代的美女梳妆的样子;木雕花纹让我仿佛沉浸在了公主的城堡幻想世界;横条纹的'柜台让我仿佛看见的快乐的斑马群……仅仅是柜台就让我看得流连其间,再看那柜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有棕色的,有着细致皮纹的女式手提包;有高跟高帮的黑色流行高皮靴;还有黑得透亮的礼服式男式西服,看得我实在不知从何下手了。

  这是,我无意抬头看见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它的外表是红色的圆球状,里面似乎装着一盏红色的灯泡,灯一闪一闪地,就像黑夜里美丽的星星,外面每隔一段长度就要一条深红色的绳子从上串到下面,绳子之间有很多用浅红色的丝绸串起来的红绸布,让人感觉就像一盏照亮心间的流星,真是妙不可言。这时,我发现一个女孩子告诉她的妈妈:“妈妈,你看那个灯笼好漂亮啊!”说着指了指我看见的那个红色圆球状的东西,啊,我明白了,那个叫做“灯笼”啊!其实我还是挺聪明的,我一猜就知道了灯笼的含义:灯表示里面有灯,笼表示外面的红色笼罩着里面,而且外面的这个东西就像蒸笼一样!嘻嘻,我猜得不错吧!

  我接着往上一看,看见了一个白色的大罩子灯,上面的架子上挂满了红色的纸,纸上面写着彩色的幼圆字:欢庆元旦,全场8折,有好礼相送。这下我开窍了,原来今天叫做“元旦”。

  元旦手抄报内容:元旦由来的传说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