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安全出行手抄报

防踩踏安全出行手抄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以下是小编带来防踩踏安全出行手抄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踩踏如何应对

  1、贴墙更安全。

  如果你离墙近,尽量向墙的方向移动,后背靠墙;或者寻找有电线杆,汽车,雕像等大重量固定物,贴紧他们你就不会摔倒。

  2、远离噪波点。

  拥挤环境中突然发生了剧烈的人群流动(人群噪波点),比如有人撒钱,很多人会上前聚集,而明智的你应该选择反向撤离。

  3、弓步应对。

  降低重心,成浅位前弓步状,这样身体更加平衡,减小被挤倒的机率。

  4、格斗

架势移动。

  在拥挤环境中移动,在保持低重心弓步同时,需要向大重量固定物移动时,用低重心的格斗架势在人群中移动,双手握拳护于胸前,两肘夹紧双肋。危急时刻可以微微向侧立肘,当拥过来的人身体被你的肘头硌倒,人潮会小范围变相。就像水流奔来,柔软的泥沙被带走,坚硬的磐石被绕过。

  5、摔倒后的自救。

  如果仰卧位被摔倒,双手护头,两肘护胸,蜷起双腿,大腿和膝盖护住腹部。身体尽量蜷缩成一个球。平躺位很低,就像一个平板,拥挤的人群很容易践踏到你;而缩成一个球,增加了高度,人们一般的抬腿踩不到你。这也像应对水流的自然规律,那些球形的石头更容易分解水流的力,此时你在用蜷缩的球形身体消解人潮的力。

  如果你是俯卧位(趴下了),不要试图双手撑地爬起来,因为拥过来的人群会把你踩下去,同样是因为你的体位成平板状。你要做的是翻滚成仰卧位并团缩成球形。

  6、如何站立?

  从仰卧球形位开始,寻找人员不是太密集的“缺口”。右手扶地,左小臂尺骨和肘头向前顶,收右腿向后蹬,原地站起。左手可以抓前面人的衣服或手臂借力,有时会一边站立一边被人群向后推,不要害怕,这种方法可以一边被向后推一边完成站立。——我的训练课上会专门学习这种站立技术,叫做快速站立技术。

  这种站立技术最省空间,同时站立过程中的低位状态身体始终接近于球形。而双手撑地爬起来体位更低,占据空间更大,站立前程近似平板位,十分危险。

  7、如何保护你的女友和小孩——双人保护架势。

  人体是近似直立圆柱。很容易倒下,你需要的是尽可能增大你水平面的宽度。方法叫做:双人扣死保护技术。如果你有小孩和女友,马上寻找你身边相对强壮的男士,你们两个人面对面双臂相互抓紧,两肘向外顶,把女友或小孩控制在你们身体和双臂围城的圆形安全区。这样增大了你们在水平面的`面积,同时两个人的相互借力增大了对外抗力,减小了被挤倒的机率,同时保护了小孩和女友。然后双人扣死保护技术护着你们的亲人向墙边移动。

  8、如何防止踩到别人。

  随着人潮运动,不要试图对抗,用身体感觉人潮的力量流向,遇到摔倒者可以绕开。最好你受过防身术防摔投防挤撞本体感受训练,这样更能判断人潮的力量流向。

  9、掉了鞋子钱包不要拣。

  一旦你蹲身完成捡起动作,很有可能你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

  10、大声喊:“站住,停”

  对你周围的人有停止作用,但对过于数量巨大的人群效果有限。但你要尝试,因为有可能你大声的口令也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校园防踩踏知识

  1、在校内活动时,不要在楼梯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无论什么时间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行走,不跑、不追、不逆行。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上下楼梯时,要不拥挤、不推扯、不打闹,不逆行、不停留。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4、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5、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的事件的诱发因素。

  8、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9、上学、放学时,校园内,严禁骑行自行车,只能推行。晚上放学时遇到停电事故,同学们不要起哄、喊叫,学校有停电应急照明灯,同学们更要有序下楼,保持安静。

  10、任何同学不准毁坏消防疏散指示灯和标志,同学们一旦遇突发事件不惊慌,增强自护、自救能力。